近日,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拉孜小组带着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走访慰问了两位藏族青少年——康复中的脊柱侧弯患儿达娃吉拉和即将赴沪参赛的足球小将顿珠贡嘎。这场跨越5000公里的爱心接力,生动诠释了沪藏两地三十载绵延不断的情谊翼牛网,更彰显了新一批援藏干部聚焦医疗教育事业,接续奋斗的决心。
生命礼赞:医疗援藏重塑挺拔人生
在彭措林乡彭措林村,援藏干部们被藏族女孩达娃吉拉灿烂的笑容所感染。这位身高143厘米、腰背挺直的阳光少女,与四年前身高不足1米、被脊柱侧弯折磨的身影判若两人。
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拉孜县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拉孜县中心医院院长(人选)卢远仔细检查小达娃的康复情况,当听到她已能独立上学甚至小跑时,在场人员无不感到欣慰。
这份“新生”源于沪藏医疗协作的持续发力。2018年翼牛网,上海市杨浦区第九批援藏干部在义诊中发现7岁的小达娃,随即启动跨省救治机制。经过4年支具矫正,在第十批援藏干部的爱心接力下,上海市东医院的两次手术,让这位曾经蜷缩的“小身影”,终于挺直了脊梁。
如今,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已接过“爱心接力棒”,他们现场与乡卫生院制定了每月随访计划,并留下健康咨询专线,为当地群众提供持续的健康保障。“要继续努力学习,将来考取上海的大学。”卢远的殷切期许让藏族女孩小达娃眼中闪烁起希望的光芒。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守护,正托起雪域高原幼苗的成长梦想。深受感动的小达娃坚定地说:“我要好好读书争取到上海读大学,长大了当一名医生,回家乡帮助更多的人。”
绿茵逐梦:教育援藏搭建成长阶梯
在扎西岗乡顿珠顶村,16岁的足球小将顿珠贡嘎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加紧训练。作为拉孜县中学足球队队长,他即将赴上海参加青少年足球友谊赛。“这次提前8天赴上海适应气候,参加集训,我们一定能突破成绩!”少年的自信源于上海援藏干部的精心安排。
近年来,拉孜小组依托“体育+教育”模式,不仅选派专业教练入藏培训,更搭建起高原少年走向外界的桥梁,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更强健的体魄,更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比赛激烈,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上海市援藏干部、拉孜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拉孜中学校长(人选)支晓春的叮嘱饱含温情。上海市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人选)庞岩表示:“在杨浦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拉孜小组将牢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努力推动拉孜县的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从医疗救治到教育扶持,从病榻守护到绿茵逐梦。拉孜小组将以接续奋斗的姿态,在雪域高原书写着新时代的援藏答卷。
来源:上海援藏
上观号作者:上海合作交流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